由于所跟踪的指数不同和产品设计上的差异,指数基金具有鲜明的风格特征,基金业绩也有较大差异。因此,投资者在选择指数基金时,在结合市场和自身因素之外,一定要了解指数的各自风格特征。
指数基金表现出风格各异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是其所跟踪的指数代表性各不相同。例如,上证50ETF跟踪的上证50指数,由上海证券交易所在其上市公司中挑选出规模大、流动性好的50只股票组成样本股,综合反映上海证券市场最具市场影响力的一批优质大盘股的整体状况,可以说是大盘的代表;又如中小板ETF所跟踪的中小板指数是中小板投资者重要的参考工具,该指数能够反映深圳证券市场中小盘市场的总体波动特征,是市场的重要风向标之一;最具沪深两市证券市场代表性的当属沪深300指数,该指数跨越沪深两市、覆盖全行业,而且行业之间的分配比例相比其他指数基金所跟踪的指数更为均匀。
不同指数的波动特征和涨跌情况不尽相同,由此造成指数基金的业绩差距也比较明显。
由于市场走势和热点变化,不同指数之间也存在“结构性”差距,投资者需要了解不同指数基金的风格特征。
对于投资指数基金时间不长或者看好上证所大盘走势的投资者来说,可以考虑配置上证50ETF;对于能及时把握市场热点和转换机会、希望通过波段操作获得超额收益的投资者,中小板ETF可以成为投资的品种之一;而对于看好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希望坚持长期投资最具市场代表性的指数的投资者,跨市场的沪深300指数基金无疑是较好的选择之一。
了解指数基金风格各异的特征后,才能真正做到明明白白、踏踏实实投资指数基金。